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表述相比,更显迫切性和力度。
为何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传统产业从体量上依然是中国工业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动能可以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原材料支撑。
(相关资料图)
2022年11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表示:第一从需求讲,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客户依然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构成了整个经济的主要部分;第二从供给方面,高技术产业中多数环节,依然需要传统产业提供的产品,如生物制药工业离不开瓶子。离开了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能力也不能完全发挥。
他认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应该是基础广泛的产业升级,工业不能分三六九等。
在2019年,时任工信部部长的苗圩在出席“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泉州)”时,曾提及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首先,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系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其次,像纺织、服装、家电等传统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稳就业、稳外贸的重要行业,也是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来源。比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来自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按照以往的经验,“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仍然需要财政、货币工具的支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技改资金作为国家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覆盖了包括汽车、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有色在内的几乎所有工业门类,在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改资金最初20年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大量的信贷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为主,此后则更多呈现企业自发募资的形势。
在2022年9月,央行设立了一项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六大行在10月份也均表态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路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上述专访时曾表示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具有涵盖全部产业的普惠性质,不再只盯着一小撮高新技术工业和服务业,这与80年代的“技改”政策颇为近似。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更有力和高效的投资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在2008-2012年投资高峰后,又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投资高峰——2022年制造业投资实现了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为近年来的增速高点,其中技术改造需求显现,1—11月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0.9%。
经济增长有需要,产业微观有需求,预计2023年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方面,将会有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安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