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领英中国转型产品“领英职场”)
不做社交媒体,没有了招牌功能,领英(LinkedIn)还能在中国做什么?出海全球化、全球资源、大数据与AI算法成为了过去一年领英中国的转型关键词。
【资料图】
去年10月中旬,微软旗下的全球职场社交巨头领英突然宣布下线当时在中国的本地化产品。这一消息引发了诸多聚焦,因为领英是为数不多在中国运营成功的外资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是唯一获批的外资社交平台。领英下线中国本地化产品,是否意味着外资完全退出国内社交领域?
这一举措并不意味着领英就此退出中国,而是战略转型。当时领英高级副总裁Mohak Shroff和中国总裁陆坚都强调,领英只是考虑到运营环境,调整在中国的运营策略,下线社交媒体功能,转而专注“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
去年12月中旬,领英中国正式推出新的求职平台,发布了全新应用“领英职场”,开始了战略转型第一步,专注于帮助用户连接职业机会,协助雇主找到理想候选人。不过,领英职场继续保留了此前的职场人脉和导师等基于社交的线上产品功能。
全球职场社交巨头领英诞生于2003年,2011年上市交易,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推出了中文名称“领英”,上线简体中文网站。当时领英全球有3亿注册用户,包括了400多万使用英文服务的中国用户。2016年领英正式归于微软旗下。
而现在领英全球拥有超过8.75亿会员,其中亚太地区2.44亿。在中国市场深耕八年之后,中国用户扩大了十多倍,达到了5700万人,是仅次于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用户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领英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成功落地以及站稳脚跟,因为他们借鉴了此前诸多失败案例,采用了中外合资的创新结构,实现了美国总部、中国合作伙伴以及本地管理团队的平衡,成为了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的新模板。之后的爱彼迎(Airbnb)进入中国几乎完全复制了领英模式。即便是被微软收购之后,领英依然保持着独立运营,领英中国直接向领英总部沟通,拥有其他外资巨头中国分公司所没有的本地决策权。
领英中国区总裁陆坚
转型一年之后,领英中国总裁陆坚昨天发表了内部信,肯定了这一年的“一路小跑”,认为了成绩收获超出了预期。在他看来,在领英职场”这款新产品上,无论是求职体验上的优化与精进,还是简历智能诊断、职场助力社区这些创新功能探索,还有智能助手“小英同学”,“延续了领英中国的故事,把故事讲得很精彩”。
但现在,放弃社交媒体功能之后,领英中国还有什么独有的产品价值,在中国的求职网站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国外都充满变数与挑战的2022年,领英中国这一战略转型具体进展如何?
面对新浪科技的这一疑问,领英中国产品总监陈怡静强调,领英中国团队没有变化,只是产品和定位发生了改变。具体而言,领英中国不再提供社交媒体业务,平台也不会再出现UGC(用户生成内容)。原先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中国,现在已经变成了求职平台。
陈怡静对此解释,即便平台功能发生变化,领英的核心愿景并没有改变。领英全球的愿景是连接全球经济劳动力,职场社交是主要服务形态,而找工作则是其中重要的价值。现在领英中国的转型目标是建立求职平台,帮助中国用户找到求职机会。
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领英最初在硅谷起步伊始也不是一家社交媒体,而是一个求职简历网站,随后才加入社交功能,变成一个职场社交和求职网站,进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全球巨头。而现在领英中国则是因为市场状况而做了减法,重新回到职场的最核心需求:招聘和求职。
产品战略转型也给领英中国团队带来了结构转型机遇。原本领英中国就拥有外资企业中国公司所不具备的本地业务决策权,在战略转型之后,更是从团队到产品到研发,完全回归到了本地团队。
如果说此前的领英中国在产品功能设置与理念方面还需要与总部密切沟通,解释中国市场特殊性与本地化需求的话,那么现在领英中国对转型后的领英职场拥有绝对的主导权。正因为拥有绝对主导权,现在领英中国团队在衡量新平台增长时,不会只看重用户数量这些运营数据,更要考虑用户质量、活跃度、喜好度等诸多因素。
那么在中国求职网站领域,领英职场的核心定位在哪里?
在陈怡静看来,为全球视野的人才提供服务,也帮助企业去招聘全球人才。这包括了两个层面。在人才层面,既包括外企的工作机会,也包括海外的工作机会。在企业层面,既在国内招本地人才,也在全球招纳拓展人才。
在人才用户需求方面,领英中国用户本身是中国职场的高端人才,对求职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平台领英职场在产品设置上加入了特色专区,让用户直观感受到领英企业用户的全球视野。在这里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用户会更注重企业文化和多元背景,提供远程工作以及混合办公等未来趋势的特色职位。
在企业用户需求方面,领英的企业用户覆盖所有全球500强企业,也服务着诸多高科技以及前沿科技公司。这些企业所感兴趣的很多高精尖人才,本身都有留学背景。而领英也重点做了留学生招聘专场和海外程序员专场,帮助这些企业的海外办公室招到人才,也包括从海外招回中国工作。
相对于国内求职招聘平台,领英职场的产品功能有什么不同?陈怡静提到,领英中国在做人才市场双边平台的时候,不仅关注基础的撮合效率,还要关注人文因素,注重从人的角度去提供服务,这反过来也会提升效率。她具体解释说,对于那些因为没有工作机会屡屡受挫的求职者,简历工具、导师业务和内推机会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求职效率,更带来了人文温度。这些将是领英中国未来的长期投入。
她也承认,撤掉社交媒体功能之后,新的领英职场活跃度的确是下滑,这也是团队预期之中的。此外,领英职场在简历管理、招聘效率、通知管理这些求职流程的具体功能细节还需要不断改进和补齐,这是领英中国与本土求职网站目前的主要差距。
不过,在真正求职兴趣人群这一核心数据上,领英职场平台并没有下滑,这部分用户依然留在了领英职场平台。此外,过去半年整体就业市场并不算太好,但领英职场平台在市场偏冷的大环境下,企业招聘数据反而还在增长。这些才是领英中国更为关注的指标。
就业市场降温的大环境是挑战,也是机遇。过去一年,因为全球经济降温以及疫情防控的影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就业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降温,不少企业更是纷纷进行裁员以控制成本。对于求职招聘网站来说,这样的大环境并不是利好因素。
但在陈怡静看来,招聘市场大环境的降温对于领英职场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虽然招聘市场全平台的职位数量在明显减少,但求职者会更看重提升求职竞争力的需求,这是领英职场在这方面投入的原因。而在大环境降温的情况下,企业招聘效率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领英这样的全球公开人才库以及相应的技能标签等大数据工具,有利于企业提升匹配成功效率。
领英及微软原本就是美国AI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巨头。此前领英中国是沿用领英全球算法模型在中国进行本地化落地,但在战略转型之后,领英中国获得了更多的主控权和研发资源,真正实现了算法在中国进行训练,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过去一年,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裁员大潮中,领英中国反而在产品和AI方面加大了投入,招聘更多的研发人才。
近期领英中国基于AI技术,推出了一个数字员工虚拟人“小英同学”,这个形象来自于真实的员工。领英中国希望通过AI技术的虚拟形象,把智能化服务与功能变得更加具象化,让用户拥有更多交互感受和反馈,也传递出招聘平台的人文温度。
陈怡静还专门提到了AI算法的价值观问题。匹配型的算法存在着公平性的问题,极致化可能会进入误区,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而微软的责任感AI(Responsible AI)就致力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领英的求职平台上,更注重多元化等长期价值观,不会支持男女筛选,避免企业优先选择男性求职者。
虽然整体就业大环境在降温,但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和出海大潮却从未止步,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始终面临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领英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战略重点。
不久前领英和BCG联合发布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企业全球化已经走过了“产品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阶段,现在来到“能力国际化”的阶段,需要从战略、业务、人才、品牌等多维度进行能力提升。
陆坚在内部信中写道,“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保持着极具活力的逆势增长,而领英平台以及人才和营销解决方案在这股增长背后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的一年,领英将“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从业务重点上升成为了公司战略重点。”
人才招聘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成败关键。依托全球资源优势植根本土市场,为中国企业定制全球化的人才与营销解决方案,则是领英在诸多求职招聘网站中脱颖而出的核心优势。
作为全球出口额最大的国家,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双循环中最具活力的主动脉之一。去年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2%,今年上半年增长13.2%。各家企业都将海外拓展视为必经之路。
2021年埃森哲中国独角兽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拓展海外。而超过七成的出海500强企业都选择了领英作为合作伙伴,泡泡玛特、晶科能源、米哈游等企业都是通过领英构建全球化团队,而汉朔、牧星智能等企业也是通过领英制定了营销方案。
领英中国能给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领英中国总裁陆坚总结了四大服务: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帮助企业实现从人才规划、招聘到培养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本地化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营销;吸引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构建核心技术实力、供应链和运营能力。
相比望中国市场却无法进入,或是进入中国又无奈败走的诸多外资互联网公司,领英中国可以说是美国互联网公司屈指可数耕耘中国的成功案例,深根多年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和盈利。即便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放弃社交媒体服务,领英中国依然可以作为外资互联网企业在华战略转型的模板,在本地化与全球化需求中找到新增长机遇:连接人才,连接经济,助力全球化。(郑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