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星钰
新旧交替,B站接连宣布了3件大事。
(资料图)
一是继2020年“爷青回”、2021年“破防了”之后,B站公布2022年年度弹幕为,“优雅”;
二是1月9日,B站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但其实,公众已在11月底知晓,公司仍处于持续亏损。
三是,之所以时隔一个多月业绩重提,和B站最新的增发新股计划有关。
若用造句将上述事件联结,这或是B站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持续入不敷出,B站能靠募资再现优雅吗?
造血不足,欲折价发股募资“补血”
根据B站公告,公司拟发行约1534.4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募集总额4.1亿美元,用于回购公司2026年12月到期的可转换票据约3.85亿美元,剩余所得款将用于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度回购若干可转换票据后的现金储备,以及用作其他营运资金用途。
此次发行价格为26.65美元/ADS(约209.2港元/ADS),较B站公告日美、港股收盘价均折价6%左右。该公告一出,B站美、港股股价均大跌。
这是进入2023年后,美股中概股第一单新股发行融资。B站表示,此举是公司全面负债管理措施的其中一环,整体上将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资本架构。截至2022年Q3,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25%。
尽管发股“输血”,但相反方向,B站的造血能力却一直让市场留有顾虑。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流入转流出26.4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继续流出32.04亿元。
“用钱发电”,亏损收窄不改变现难题
B站对钱的渴望,与业绩脱不了关系。
距离纳斯达克上市过去4年多,2022年Q3,B站似乎终于开始对外传递出了积极信号,该期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加11%;净亏损17亿元,同比收窄36%。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7亿元,同比增加15.8%;净亏损60.11亿元,同比增加27.5%。
B站的用户群体持续扩大。2022年Q3,其日活用户达9030万人、月活用户3.33亿人,同比均增长25%。这带来更多的营收同时,也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同期,公司营业成本为47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是收入分成成本(24亿元)及内容成本(23亿元)增加。
从B站再到喜马拉雅,亏损仍是UGC平台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尽管巨额内容投入已经成为行业心照不宣的行业规则,但对于上市已数年的B站而言,如此业务模式,一方面使股东、投资者难以看到业绩回报,另一方面也使公司易困于商业化难、反复融资的循环。
也正是因此,费用端降本增效成为了B站最新一期净亏损收窄的秘诀。在2022年Q3毛利润同比增加4%至10.54亿元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开支总额29亿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同比分别变动-25%、14%、43%。
“2024年实现non-GAAP盈亏平衡”目标之下,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减亏已经成为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并称未来除市场费用外,管理与研发费用也会降低,“我们会优化组织结构、‘去肥增瘦’,这部分调整将在今年(2022年)内完成,明年(2023年)一季度大家就会看到效果”。
如影随形的是,2022年4月、5月及12月,B站已屡屡卷入裁员传闻中。除此之外,下半年,B站还进行了频繁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多位高管。
主帅坐镇,游戏业务仍面临不确定性
B站业务有“四驾马车”:增值服务业务、移动游戏业务、广告业务和电商业务,2022前三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40.4%、24.6%、22.6%、12.4%。
增值服务业务显然已成为B站未来营收增长的重中之重,而原本撑起大半边天的移动游戏业务,一直在退化、掉队。
B站的游戏业务包括游戏联运、联合发行、代理发行和自研等。2022前三季度,因推出新的移动游戏,移动游戏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1%至38.75亿元,几乎原地踏步。
图源:上市公司公告
不过,B站仍在投注游戏业务,并由陈睿亲自坐镇。陈睿称:“我会更坚定之前提出的‘自研精品、全球挂帅上阵发行’战略,也会更强调游戏业务是B站主业的定位”。
游戏业务能如同“二舅”一般,治好B站的精神内耗吗?目前看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一是游戏版号发行受限的阴云仍然笼罩;二是游戏行业已受“寒气”浸润,谷歌、腾讯、字节、网易、阿里等大厂在2022年游戏业务均有项目裁撤,包括B站游戏部门也多次出现在裁员传闻中;三则是“研运一体”的趋势下,游戏业务作为B站重头戏,2022年Q2,自研游戏收入占比却仅5%,且顶着B站自研标签的手游《神代梦华谭》也已在2022年11月停服。
B站如此预计,未来移动游戏业务收入会有所波动,随着公司积极发展其他收入来源,预计其他业务来源的收入将带来更大贡献。
扩招or降本,内容审核境地两难
“疑有用户上传破解后的监控画面”“疑似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B站审核员工春节猝死”……过去一年,B站频频登上热搜,并被指内容审核不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UGC平台,内容审核俨然已经成为B站发展路上的致命死结。
目前,B站采用两级内容管理及审核程序,先由人工智能筛选系统处理后,再发给内容审核团队进行二级审查。随着大量用户涌入、稿件数量激增,B站对内容审核、尤其是人工审核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
扩招曾成为最适用的解决方案。历年财报显示,2018年B站审核人员有637人,2020年底这一数字已增至2413人,2021年更是迈过3千大关,达到了3160人。
扩招之后,如今B站多次强调的词汇已然变成了:降本。
这不禁令人思考:扩招尚且挡不住审核“伤疤”接踵而至,未来若B站进一步“去肥增瘦”,一定概率会减少的审核员工数量,是否还能满足现有的、将激增的审核需求呢?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林玮告诉和讯财经,平台内容安全是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平台承担内容审核义务,是落实平台主体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林玮认为,目前现有解决方案仍是“算法自我迭代+合理配置审核人力”,平台应坚决付出必要安全成本。
扩还是降,B站内容审核或将进入两难之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