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虚拟商品服务商登陆创业板,融资10.09亿元 | 融资洞察|环球头条

时间:2023-05-18 19:52:20       来源:出新研究微信号

“曾在新三板挂牌,如今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相关资料图)

作者:飞飞 |

编辑:唐诗 |

5月17日,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助手”)在创业板上市,开盘价38.80元,上市首日上涨63.03%。

蜂助手是一家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移动互联网相关场景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商品聚合运营、融合运营、分发运营等综合运营服务,为物联网相关场景提供物联网流量接入、硬件方案、场景应用等综合解决方案。

01

专注虚拟商品综合服务

蜂助手成立于2012年01月,是一家创新型软件科技企业,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虚拟商品服务。

蜂助手以虚拟商品的综合运营为基础,以“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和“云终端技术解决方案”为方向,经过十余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这种“一个基础、两大方向”的发展战略,通过虚拟商品运营,为行业持续赋能,帮助客户“拉新、促活、提升GMV”。

具体来看,蜂助手可提供虚拟商品SaaS服务、物联网流量运营、物联网硬件产品、智慧停车、高精度定位等多种解决方案。

比如,以虚拟商品SaaS服务为例,蜂助手整合“刚性、高频、普遍”的虚拟产品,包括通信服务、娱乐充值、电商购物卡等,通过SaaS运营的方式,实现快速和定制化输出,助力支付类、生活类应用拉新促活,从而提升交易量。

在一些中小流量场景上,针对客户的流量需求,蜂助手可提供上网卡套餐定制和物联网流量管理平台,能以较低成本,为客户持续提供无线连接服务。在这方面,蜂助手主要提供三大运营商物联网卡的开卡服务、流量池管理服务、专网服务等。

和同类产品相比来看,蜂助手提供的物联卡服务卡类齐全、周期适配,并且使用灵活,可进行远程操作。在金融、广告传媒、共享经济等行业,如首款云喇叭、无限POS机、自助售卖机、地铁广告等场景有广泛应用。

类似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蜂助手聚焦虚拟商品服务,通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虚拟商品运营等三大业务,成为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02

深耕虚拟商品,为行业深度赋能

数字化虚拟商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被购买和使用的商品,数字化虚拟商品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数字内容需求的增加密切相关。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和消费数字内容,数字化虚拟商品也成为了重要部分。相对来看,数字化虚拟商品无需物理运输和储存,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可在全球范围内交易,并且能实时更新和升级。

近几年数字化虚拟商品市场逐渐成熟,并且整体上发展迅速。专业机构统计,全球数字化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在整个数字化虚拟商品市场中,游戏道具、音乐、电影、软件和应用等是主要的商品类型。

当然,虽然目前发展较快,但也面临一些难点,主要存在盗版问题,数字化虚拟商品很容易被盗版和复制,这对数字化商品提供商会造成很大损失。此外,还面临着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消费者信息上,数字化虚拟商品存在数据泄露等风险。

长期来看,数字化虚拟商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虚拟商品将会更真实,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会更强,技术将会为数字化虚拟商品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数字化虚拟商品将会和其他行业实现更深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此外,数字化虚拟商品也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消费者可根据需求和喜好选择和购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互动性,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交流,增强数字化虚拟商品的娱乐性。

03

持续提升服务,发展潜力可期

蜂助手成立以来发展迅速,2015年9月,蜂助手开始筹备在新三板上市,并于当年11月获得天星资本2000万元增资,次年,蜂助手便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然而,短短两年后,蜂助手便又在新三板摘牌,与此同时,获得了南方媒体融合基金领投的4725万元投资,随后再次冲刺上市,直到如今在创业板上市。

近几年蜂助手发展可圈可点,这也得益于其较强的技术实力,蜂助手成立以来获得及受理中的专利达到134项,其中技术发明专利达129项,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认定、国家软件著作权245项,并先后获得政府、华为、阿里、中国移动等荣誉超过50多项。

经过十余年发展,蜂助手围绕“生活+科技”经营理念,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在“渠道运营、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在对外合作方面,蜂助手和中国银行(601988)、中国移动、爱奇艺、腾讯视频、华为等行业头部客户达成了深度合作。

此次在创业板上市,蜂助手公开融资金额10.09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融资中,有多次是股权融资,在投资方中,不乏华兴金汇资本、汉鼎股份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上市企业。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一般指导和信息目的,本文的内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被视为投资、业务、法律或税务建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出新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